今天是州立音樂院一年一度的教師旅遊。我們為了便宜不少的火車票,選擇比同事們提早一小時出發,天濛濛亮時,已在火車上了。
因著今年是古典音樂界津津樂道的大事:貝多芬250年誕辰,將至曾有著許多貝多芬生活軌跡的城市遊覽。
上次參與這樣的活動,還是十年前以「眷屬」身份被挾帶著出遊,那時正懷著安雅呢。
十年後的此時,卻是在職教師了。
能以中年婦女再就業的狼狽姿態,千辛萬苦過關斬將地考進這間全歐洲德語區歷史最悠久的音樂教學院校,成為創校二百多年來第一個台灣籍教師,直到現在,此事偶爾都還像場美夢般使我不敢置信。
過去一年半以來,一步步地參與更多事務,每多體驗一件事,就感覺能將這個夢更具象化,更讓我貼近現實。
尤其在看到薪水帳戶時,常能精神抖擻地醒過來。
州立音樂院的薪資與福利挺好,與市立音樂學校一樣,一年實領14個月的薪水,就算寒暑假依然給付薪資,聖誕節前還有額外禮金。且因為隸屬州政府編制,算是國家公務員,所以可因年資調整收入,待越久,薪水越高。
比方同樣的工作時數,比我早15年就職的另一半,加上有四個小孩的減稅率,薪水就高出我將近一倍。
與市立音樂學校的差異在於,起薪雖然略低一些,但薪水升級的速度快很多,而差不多的薪水,教學時數卻比市立學校少。
不久前發現,我初進音樂院的公務員分類級數,比另一半當時要高。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我的學位與專業種類與他不同。他念的是演奏碩士,而我拿到的是學術方面要求更高、畢業考也更多關卡的樂器教育碩士。
在奧地利,光是有樂器教育學士文憑,就能應徵任何音樂學校的教職,而樂器教育碩士因為養成不易,鍍金質量更高。
我的學位更值錢啊。(撥瀏海)
會爲這種事跟另一半傲嬌顯擺,不愧是上升摩羯與月亮金牛。(誤)